当我拿起相机

从2018年6月1日我买了尼康D5600为第一台单反开始,到现在已经马上接近一年又六个月了,前些天,学校有一个学生书画摄影大赛,我有意参加,在挑选符合要求的照片时却没有办法找到令人满意的可以成为作品的照片,最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

曾向佳琪抱怨过这个问题,说,自己拍照片的举动始终是无意识的。佳琪安慰我说“你学摄影才多久呀,就想拍出多好的照片。”我深以为然。但是现在看来,这段时间其实已经不短了。在这期间,我进步了多少呢,我学习了多少呢?我在2019年之初定下一年目标的时候,曾经写下“按下第五千次快门”。这个目标现在已经达到了,但是这五千次快门中真正能被称作是看的过去的照片不超过两百张,而这两百张具有审美意义的,在我看来不超过两张。而这两张勉强可以称之为作品的照片,亦是缺乏内涵的。为什么缺乏内涵呢?因为拍下他们时,相机背后的我是无意识而被动地拍照,我缺乏主观的表达意愿也缺乏用相机表达我意愿的能力。

我们不应该否认相机作为相机本来的功能,也即是“记录”的功效,但是摄影不同于拍照的最大一个特点,也正是摄影之所以可以自诩为艺术的原因,和绘画,和音乐,和雕塑和其他一切美学意义上的途径相同,摄影应该作为一种“表达”创作者想法的途径。

我的作品缺乏这种表达。

即使这一年半以来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我了解了构图,我学会了后期,我知道前期的各种参数,我知道什么条件下该使用怎么样的快门速度曝光度和光圈,我可以使用三脚架和滤镜,但是我依然称不上得其门道。说到底,我缺乏系统化的学习,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我看了很多很多的照片,从糖水片到大师的作品,或多或少确实提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但仍然缺乏本质上对美的敏锐,否则我又为何对于创造美这一件事感到无力呢?

我买了第二个镜头,可正如人们所说,摄影重要的不是相机前面那个头,而是相机后面那个头。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在按下快门的时候缺乏思考。

也有摄影师说过,“我拍照片只是想看看这些东西拍成照片是什么样子。”但是这不是按下快门的时候不经过脑子的理由。摄影之不同于拍照就在于它不是看到了什么就拍,而是想好了拍成什么样才拍,所谓胸有成竹是也。没有思考,这个相机的感光原件与光线反应的瞬间就不配称之为摄影。没有思考,相机后面的那个脑袋的主人就不配被称为摄影师。

在今天,手机的拍照性能越来越强大,在光线好的时候,因为其像素高,甚至可以媲美微单。我想起我最开始,也正是因为我用手机随手拍的几张夕阳,被妈妈盛赞,于是便自傲不已地认为自己有摄影上的天赋。那时的照片是无意识的,而到今天,我拍的照片仍然没有摆脱这样的范畴,这一年半以来,我的长进寥寥。在圈外人看来,或许可以冠绝朋友圈,收获一大批赞赏和好评,但是在真正懂摄影的人看来,却是太过乏味而无趣了。

正如安塞尔亚当斯所说,“You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You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pictures you have seen,the books you have read,the music you have heard,the people you have loved.”安塞尔亚当斯以其风光摄影作品而闻名,并不是只有人文主题的照片可以拍出思想的,风光,或是其他,也照样可以。我始终没有以靠摄影为生的想法,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兴趣爱好,虽说与此,但我的初衷并不单单是为了“记录”和拍照。在我眼里相机不应该只是用来截取时间以供回忆,因为回忆是太私人化的体验。它还要让时间长河里那些独属于我的美好变得熠熠生辉,让它人能感知到其美和其珍贵,这样,那个瞬间才能真正变为永恒,对于这个多彩的世界的爱才能被真正传达到。

以此自勉,我将用一生追逐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在地上的影子的瞬间,追逐西边的太阳把云彩映成橘红色的瞬间,追逐水滴落下溅起浪花和涟漪的瞬间,追逐美,自由和爱。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0-2024 Rye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